侠客游特价酒店

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云冈石窟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
云冈石窟

AAAAA
所属区域:
山西 大同
支付方式:
景区支付
景区地址:
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1号

购票须知

开放时间:4月1日-10月15日(旺季) 08:30-17:30;10月16日-次年3月31日(淡季) 08:30-17:00。
特惠政策:
A.免票人群:
(1)60周岁(含60周岁)以上老人,凭本人身份证或老年证免票。
(2)6周岁(含6周岁)以下或身高1.2米以下儿童免票。
(3)残疾人凭本人身份证和第二代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》免票;伤残军人凭本人身份证及《伤残军人证》免票。
(4)现役军人凭本人《军官证》、《士兵证》免票;现役军人家属,凭《军属证》免票;消防救援人员免票。
(5)军队离退休干部、退休士官凭《荣誉证》、《退休证》、《士官退休证》免票。
(6)退役军人、烈士遗属、因公牺牲军人遗属、病故军人遗属,凭退役军人事务部颁发的《优待证》免票。
(7)公安民警凭《警官证》免票。
B.半票人群:
(1)6周岁(不含6周岁)至18周岁(含18周岁)的未成年人,凭本人身份证享受半价票。
(2)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,凭本人《学生证》享受半价票。
以上优惠政策仅供参考,具体执行以景区现场具体规定为准。

温馨提示:
①建议参观游览方式:云冈石窟门票+电瓶车(往返票);
②享受免票和半价票的各类证件,涂改、过期、无证件号码的无效;学生证没有注册章的无效;相关信息不全的无效;
③禁止携带宠物及香烛入园,景区内禁止吸烟,禁止无人机飞行。

云冈石窟详情

云冈石窟

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,依山而凿,东西绵延约一公里,气势恢弘,内容丰富。现存主要洞窟45座,大小窟龛254个,造像5万1千余尊,大的佛像17米,小的仅2厘米,雕饰奇伟,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 教石窟艺术。其中的昙曜五窟,布局设计严谨统一,是中国佛 教艺术的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之一。云冈石窟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,是中国较大规模的石窟群,是我国较大的石窟之一,与敦煌莫高窟、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。

看形:武周山,亦名武州山,在大同城西山中。宋《太平寰宇记》引《冀州图》云:“武周山在郡西北,东西数百里,南北五十里。山之南面,千仞壁立。”云冈石窟即因武周山南缘斩山开凿。
看窟:云冈石窟的洞窟类型多样,结构复杂。主要有大像窟、佛殿窟、塔庙窟、僧房窟、禅窟等,其中前三种是云冈洞窟的主要类型。

看艺:云冈石窟乐舞雕刻,是古代多元文化结合的产物,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民间乐舞艺术在此积淀。经调查统计,石窟中目前有22个洞窟雕刻乐器图像,尚存各种乐器雕刻500余件,27种,乐队组合60余组。有表现佛界或俗界的专门性伎乐,也有点缀于壁面空间的图案化装饰性伎乐;有规模宏大,形式俊丽的天宫伎乐,也有态势缥缈悠逸、具有回旋流动之美的飞天伎乐。
看画:掀开云冈石窟这部精美的“石书”,便似打开了一幅绝伦的卷画,在以佛、菩萨、弟子、飞天为主要内容的画面中,亦点缀着一些佛经故事画。这些故事画,虽不为雕刻内容的主流,但它却与石窟中的其他雕刻一样,烘托着主题,扮靓了洞窟,使云冈石窟这颗耀眼明珠,绽放出特有的艺术光彩。
看佛:佛、菩萨、弟子、护法等作为宗教人物形象的出现,是伴随着佛 教美术轨迹发展而发生的。

看人:1500多年来,云冈石窟令多少文人墨客、名流学者、达官贵人为其倾倒、歌咏,留下了许多千年不朽的佳作,极大地丰富了云冈石窟的文化内涵。  
看名: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建都平城即今大同期间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,是世界遗产、国之瑰宝、大同文化名片,一批批中外游人慕其盛名纷至沓来。

1、2窟
此二窟为双窟,位于云冈石窟东端。因两窟的形制、内容相似,故称谓“双窟”。两窟都是方形平面,中央为中心塔柱。窟形前狭后宽,前高后低。
窟: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,后壁立像为弥勒,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,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、文殊,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。
第二窟: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,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,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,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。
看点:“石鼓寒泉”:曾被列入云中八景之一,即在这两窟。石鼓指的是一窟,你叩下就会听到嘭嘭的鼓声,这种鼓声至今仍隐约可闻。寒泉即第二窟外岩脚下的细泉,至今尚有泉水涌流。
倒悬塔:这两窟都有一个中心塔柱,它们的形制、布局略同。中心塔柱塔据皆为仿木结构屋顶形,塔据四角各楼雕一根八棱柱,使塔柱更加宏伟华丽塔层的屋形檐额、瓦拢、斗拱等仿木建筑的雕刻,对北魏建筑的研究有实物依据。由于风化以后的塔呈上大下小,所以被称为“倒悬塔”。

3窟
该窟位于东区西端,是云冈较大的石窟,前面断壁高约25米,传为昙曜译经楼,窟分前后室。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,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。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、肌肉丰满、花冠精细、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,本尊坐佛高约10米,两菩萨立像各高6.2米。这三身造像的雕刻又十分精美,且又有别于其它云冈造像。除此之外洞窟四壁别无雕像。
4窟
此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,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,东西各雕三佛像。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(公元520一525年)铭记,这是云冈石窟现存较晚的铭记。
5、6窟
此二窟为双窟,位于云冈石窟中部。
第五窟:分前后室,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,中央坐像高17米,是云冈石窟较大的坐佛像。窟的四壁满雕佛龛、佛像。拱门两侧,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,线条优美。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,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重建。
第六窟:窟平面近方形,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,高约15米。塔柱下面叫层大龛,南面雕坐佛像,西面雕倚坐佛像,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,东面雕交脚弥勒像。

7、8窟
由于洞窟的形制及窟内造像的布局基本相同,所以这两个窟也称为双窟。形制为长方形平面,具前后室;前室原依崖面架木构屋顶,室外各雕塔柱。两窟前室置碑,碑下具龟;前室后部凿有南道相通。
第七窟: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,窟内分前后两室。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。东、西、南三面壁上,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,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,形象优美逼真。看过她的人都说:这是云冈石窟中较美的供养天!是东方的维纳斯!
第八窟: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,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,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。
9、10窟
此二窟为一组双窟,是云冈石窟中殿堂风味为较浓的两个窟,两窟中须弥山的雕刻较多,是云冈诸窟中少有的,而且这两窟以其前殿有列柱开问,是为云冈一大特点。
第九窟:分前后两室,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,室壁上刻有佛龛、乐伎、舞伎,造像生动,动感强。
第十窟:与九窟同期开凿,分前后两室。前室有飞天,体态优美,比例协调。明窗上部,石雕群佛构图繁杂,玲珑精巧,引人注目。

11窟
此窟是云冈较早出现的中心方塔式洞窟。中心塔柱分两层,下塔约占塔身的三分之二,四方雕立佛,上层南面是交脚像,其它三面为小立像。窟内的布局全部不对称。西壁满布佛宝,形式各异,雕刻精美,无统一布局。东壁有“太和七年造像志”和邑信士五十四人雕刻的九十五躯雕像。南壁不同于东西壁,南壁明窗两侧像雕刻内容极为丰富,其中有佛塔、伎乐天、供养人还有千佛龛。
看点:七立佛
此窟引入注目的是西壁中部雕刻出一个较大的屋形龛,宪棺下雕出高约2.5公尺的七身立佛(现保存完好的有五尊)。初看它们,好似一体一式,你若仔细欣赏,它们全然不同,各有特色。这七佛都有不同的名字和不同的经历,它们站在这里呈现出一种多样而又统一的和谐美。
两胁持菩萨:此塔下层正面立佛两侧的的两身胁侍浮雕,完全是另一种风格,她们头戴高冠,长裙地,帔帛交叉,长颈消瘦。那清秀娟美的浮雕形像如同一位超凡脱俗的神灵,使你感到清爽而洁净。
题记:此窟是云冈题记较多的一个窟。《太和七年造像志》是云冈现存较完整的一块题记,至今仍保留在窟东壁上部。

12窟
12窟窟前是四根露明温顶的大石柱,柱上刻满千佛坐像,是前殿后堂式格局。它的洞窟万方正正,窟顶平平展展,已与前期的马蹄形平面和弯窿顶的简朴风格大不相同,它开始向宫廷殿堂式过度。
此窟较耀眼的当是前室北壁,那简直是人间石窟中较华丽的墙壁!佛陀含笑、莲花盛开、飞天起舞、伎乐弹奏、浮雕造像色彩缤纷、琳琅满目。飞天与菩萨分层而列,伎乐与佛龛并列而排;直至窟顶的伎乐与飞天,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宏大的乐舞殿堂,它的华美绚丽让人叹为观止!
看点:云冈的飞天
在举世闻名的云冈画廊里,在五万尊精美的雕像中,有一种格外引人注目的艺术形象——飞天。其中,逆发飞天是云冈石窟中特有的一种飞天。
伎乐天:云冈石窟中伎乐天所持的乐器,大部分是马上乐器。仅此窟前室明窗上的十四位伎乐笋执的乐器琵琶、筚篥、筝、笛、唢呐、排萧、筋、望、细腰鼓、碰铃等,都可在马上演奏。

13窟
此窟位于云冈窟群中区的西端。窟内的主尊佛像为“交脚弥勒”,像高达13米。高大的身光直通窟顶,只可惜风化较为严重。此像经后世敷泥包裹,真容难见。其右臂下的“托臂力士”以它奇妙的造形引入注目,这是云冈石窟中仅有的一例;此窟中的龛楣装饰是云冈石窟中较丰富的。
14窟
此窟雕像多分化,西壁上部,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。
15窟
此窟是云冈又一特殊形制的洞窟,与一般洞窟不同的是,该洞窟规模小而无大像,此窟特点是四壁雕满排列有序的干佛,是云冈石窟典型的千佛像窟,俗称万佛洞。
16-20窟
现编号16-20窟,被称为“昙曜五窟“,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窟洞,也是云冈石窟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。

第十六窟:为昙耀五窟东端的一窟,按位置及造像应届昙耀五窟之窟。平面呈椭圆形,顶为穹窿形(或称草庐形),正中主像释迦像,高13.5米,立于莲花座上,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。
第十七窟:主像是三世佛,正中为交弥勒坐像,高15.6米,是云冈大的交脚立像。东、西两壁各雕龛,东为坐像,西为立像。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(公元489年)佛龛,是以后补刻的。
第十八窟:正中立像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,高达15米多,右臂袒露,刻画细腻,生动感人。
第十九窟:主像是三世像,窟中的释迦坐像,高16.8米,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。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,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。
第二十窟:立像是三大佛,正中的释迦坐像,是云冈著名的露天大佛,高13.7米,这尊佛像面部丰满,两肩宽厚,造型雄伟,气魄浑厚,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。
西部诸窟
云冈西部窟群包括于冈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,以及一些未编号的小窟小龛。大多属于北魏太和十八年(494)以后的作品。其特点是不成组得窟多,中小窟多,作为补刻的小龛多。造像多为瘦骨清相,衣纹下部褶纹重叠,神态文雅秀丽,藻云中飞天飘逸洒脱。

34窟:第34窟西壁的飞天,是云冈石窟中较美的飞天。这是云冈后期民间凿琢时期的作品。雕刻的线条虽然粗犷,姿态却细腻传神,头上的高昌与帖帛的飘扬,面轮的清瘦与腰身的纤细,长裙飘,双足收敛,无不显示出一种大家闺秀、窃宛淑女的风范,她身上透出一种极高文化素质的气度,这是汉化了的鲜卑姑娘气质的融合。
38窟:北壁“幢俱乐神”浮雕,是研究北魏杂伎癿形象资料。
39窟:此窟中心五层塔柱,塔身每面作五间,六柱,柱头上斗拱承托出檐,天平座,每层间阔高度皆小于下层,稳重隽秀,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资料。
40窟:整体布局巧妙地运用装饰艺术,使洞窟格式、构图既有规律,又有变化,提高了石窟艺术的格调。

云冈石窟游客点评

此景点暂无点评

我要向云冈石窟提交评论:

用户名: 验证码: 验证码 提交

提示信息

关闭

正在提交信息